俗話說“窮家難舍。”人都是懷戀故土的,有誰愿意父子、兄弟相別離,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塊天地里去獨創(chuàng)天下呢!未來的移居地可不是如來佛的極樂西天,也不是共產(chǎn)主義各取所需的樂園,那里沒有房屋給你蓋好,也不會有饅頭冒著蒸汽等你。那里是要你用自己的雙手去解決一切。明朝政府沒有一顆“慈不掌政”的決心,沒有一套趕羊似的御民術(shù),是干不成這件事的。恰巧,朱元璋和朱棣都不缺乏這方面的素質(zhì)。
從一件小事就可知道一切了——那時候創(chuàng)造了一個詞叫“解手”,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仍然使用,這是無可辯駁的事實。百姓們被迫登記以后,為了防止他們途中逃亡,官兵們把他們反綁起來,然后用一根長繩串連起來一起趕路。那時候人們在遷徙路上,可看到到處是一串串的移民,他們一步三回頭,天愁地也愁,欲哭無淚流……,在押解過程中,由于長途跋涉,人們免不了要大小便,但一根繩子拴著幾個甚至幾十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小,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于是只好向押解官兵報告說:“老爺,請解手,我要大小便?!边@樣子日復(fù)一日,人復(fù)一人,次數(shù)多了,日漸簡化,只要說上一聲:“老爺,我要解手”就可以了。
不過,什么時候都不會缺乏吃風頭飯的人,也有個別自愿干的。明初有個袁公正,字成甫,曾隨朱元璋打天下,南征北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官拜鎮(zhèn)威將軍。明朝統(tǒng)一后,首要的大計,是移民墾荒。袁公正就自動報名,舉家從洪洞遷至山東曹縣黃崗集落戶。當時很受朱元璋欣賞,親賜一塊“袁氏題名玉碑”,還給他提升了三級頭銜。袁公正在曹州以北約20公里處的關(guān)王廟北土崗上安下家來,取名“袁家固堆”,并題詞曰:“洪洞分枝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風?!?/span>
陜西省的山西移民比較多,大概是與山西一河之隔距離近的緣故。據(jù)征集的譜諜看,武功縣的戴氏、麟游縣的趙氏、邢氏、扶風縣的劉氏、彬縣的陳氏、固源縣的鄭氏、米脂縣的楊氏、并氏、眉縣的劉氏,其先祖都是明初從洪洞遷去的。
現(xiàn)今的河南人說起話來,差不多都說,祖上是從山西洪洞遷民來的。甚至形成了一句俗語:若問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綜前所述,洪洞大槐樹下的移民,當初直接遷入地是豫、魯、冀、京、皖、蘇、鄂、陜等省市。然而數(shù)百年間,峰回路轉(zhuǎn),這些地方的移民后裔,又輾轉(zhuǎn)遷到云南、四川、貴州、新疆、東北、港臺等地。特別是近幾十年里,遷移的浪潮此起彼伏。例如解放前的“走西口”、“闖關(guān)東”、“下南洋”,建國后的城市知青“支邊”、“上山下鄉(xiāng)”,以及改革開放以來的出國留學、探親、定居,更使洪洞移民后裔的足跡,踏遍了神州大地、天涯海角。
(輯錄編撰人:周根泰) 2014年(甲午)3月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