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桂李氏宗祠紀要
本祠坐戌向辰兼乾巽,坐奎宿十五度,向角宿十六度。庚戌庚辰分金。
宗祠始建于清朝咸豐八年(公元一八五八年)戊午年正月,稱東成祖祠,其堂號叫西就堂,前部是火磚,后部是泥磚、青磚照鏡形。到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二年)重修一次,改稱李氏宗祠。
民國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七月三十日),俗稱乙卯年大水災。據(jù)新興縣誌說,當年縣內(nèi)各地連遭暴雨,洪水泛濫成災,布乾村內(nèi)水深四尺,洪水沖崩扶桂村的村面基,全村倒塌民房七十多間,福昌坊李、劉、侯姓的三間祠堂也被洪水浸毀。至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壬申年七月重建李氏宗祠,其堂號改稱福善堂,同年十一月入伙。此次重建前是雙禺,后部是單禺,全青磚式,前后樑脊裝飾有浮雕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宗祠已屬生產(chǎn)隊(福昌隊)所有,于一九五八年為了搞好集體生產(chǎn),拆民房舊屋之坭磚作肥料,但又未有及時建好新屋,至一九六二年將宗祠分給拆屋戶居住,到一九九三年又由生產(chǎn)隊負責賠償給各戶,退宗祠給各姓所有。
原李氏宗祠,由于分給各戶居住,開門開窗,火煙燻染,年久失修,正樑見天,局部磚、瓦、木已霉已爛,于一九九五年曾造議修建,未得吉日,一九九六年初集會謪議,選出籌建小組:枝泉、金泮、三桂、鴻照、漢邦、正初等六人組成,邊籌集資金,邊規(guī)劃,邊組織材料就位,在保持原宗祠坐向格局不變的前提下,擇定丙子年八月初一日興工。由于兄弟們踴躍捐資、獻策,共同協(xié)作,積極參加義務工,使建祠工作順利進行,并于當年十一月十六日建成入伙。各人捐資數(shù)額見碑銘。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