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族碑園區(qū)修建紀實篇
尋根問祖,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樹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家有譜。我張氏祖籍,先祖張公國用,原籍山西省太原府祁縣泥梁村現(xiàn)在的北梁村。據(jù)史籍記載,早在公元前556年的東周時期晉平公就把祁縣劃封給晉大夫姬奚,做了他的食邑,壘城建堡,漸漸形成太原郡屬的縣城。泥梁村(北梁村)一帶是其最富庶的地方。
五代時期的北漢年間,曾在北梁以西的團柏鎮(zhèn)設隆州城,足以顯示出北梁(泥梁村)這片土地當時的戰(zhàn)略位置和富庶程度。公元979年,“陳橋之變,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滅北漢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然而到離北梁不遠的隆州城時因此城糧草充足,兵強馬壯,幾攻不下,最終付出慘重代價攻下,一怒遂將隆州毀滅。但在北梁村西的大小兩條官道,以其“南通潞澤、北到晉陽,東去魏榆”的戰(zhàn)略位置和重要交通要隘,卻始終發(fā)揮無遺。
北梁村的遠古歷史還在于她有厚重的人文,在這里古建筑群林立。村北玉皇廟、真武廟;村東有石佛廟、關帝廟,廟前還有過道樂臺,青磚綠瓦,壁畫滿墻;南有魁星閣、大寺廟、碧露元君、泰山圣母(奶奶廟);村西有觀音廟、三官廟,村外神堂上還有頂山廟,神堂下還有龍王廟。這些廟宇有的建于唐宋期間,有的建于南北朝和三國兩晉之際,有的甚至建于更遠一些朝代。可惜現(xiàn)在只剩杜福寺(大寺廟)的遙日遠殿正院和村東石佛廟的一蹲兩米多高的石佛像。
先祖、國用配蒲氏,明永樂四年(1406年)奉旨遷往直隸(河北)寧邑(寧晉)石柱村,先祖張公國用有七子,遷民來的是長子,次子、三子、四子、母親蒲氏隨同而來,其余三子隨父親在原籍生活。長子守心在石柱村居住三代后于1456年遷居南馬莊、東馬莊,次子守志定居在石柱村,三子、四子分別遷往順德府邯鄲縣(邯鄲),一子遷真定府隆平縣(邢臺市隆堯縣)。
2016年石柱村二十二世張新輝和張利江自駕車去河南濮陽張氏祖庭尋根問祖,查找山西祁縣,邯鄲、隆堯縣有關資料族人宗親。2016年至2017年二次去清河縣張氏祖庭祭祖,2017年張新輝把張氏家譜照像并制作成光盤和張利江手抄家譜放到清河華夏張氏祖庭珍惜供養(yǎng)。
石柱村張氏家族原有莊嚴肅穆的祠堂、后毀于文革期間,原址:村八隊張京虎家北鄰張開智家。
飲水思源,反哺之恩,追憶祖先,始祖(二世祖)守志公之墓,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毀損,墓碑流失。2017年族人張同林于石柱村東青銀高速北側處有幸偶遇,經辨認與族譜詳對無誤。2018年張同林 等族人相謀召集石柱全族集資四萬余元修建族碑園區(qū),張氏祖碑園區(qū)位于寧司線與308國道交叉口東行一點五公里處路北北側是青銀高速,南側是308國道。2019年石柱二十二世族人張永江自費、多次請風水先生為園區(qū)塋地某劃方位、為張氏族人祈福。
2021年11月21日石柱族人在族人張同林,張計衛(wèi)、張栓路、張京虎等人的號召組織下將始祖守志墓碑進行了搶救性挖掘矗立,族人張同林,張同合、張計珠,張計敏 、張虎虎、張拴路、張計衛(wèi)、張京虎,張秋衛(wèi),張國寧、張勤書、張利波、張京安、張現(xiàn)周、張永江、張滿倉、張現(xiàn)國、張京義、張建華、張來剛、張平新、張永軍、張現(xiàn)輝、張志強、張漢普等都踴躍參加、完成了始祖墓碑的矗立。后續(xù)族人張進福、張同合、張同林、張計衛(wèi)、張虎虎、張栓路、張勤書、張建虎、張振修、張利波、張京虎、張永軍、張來剛、張京安、張永軍、張永江、張平新、張立成、張現(xiàn)周、張明義、張英芳、張滿倉、張丙辰、張京義、張現(xiàn)強、等族人完成了續(xù)修族譜,族碑園、圍墻、園區(qū)基礎填土等設施。園區(qū)場地回填土時族人張京安多次自備鏟車、親自操作義務平整地形,默默付出。
2022年1月3日上午南馬莊宗親張濟方、張立輝、張國標、張昊、張永濤、張國報等到張氏族碑園區(qū)進行了考察祭祖,中午在石柱村張平新家中首次進行了南馬莊村家譜與石柱村家譜的核對,石柱村族人張栓路、張計珠、張計衛(wèi)、張京虎、張秋衛(wèi)、張建華、張永軍、張明義、張京義、張平新、張新輝、張英芳、張永江、等,經核對正確無誤,確定了輩分血脈關系,增加了兩個村的親情融合交流。
2022年2月16日下午張平新在南馬莊村與南馬莊部分宗親張濟方、張建國、張國報、張永濤、張欽進行了深入的了解溝通,為后續(xù)去山西祁縣尋根問祖統(tǒng)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
2022年清明節(jié)前夕張氏族人倡議完善祖碑園區(qū)提升建設,石柱張平新自薦負責賬目及園區(qū)建設,需建設:始祖墓碑石亭、先祖;國用與蒲氏墓碑、捐資碑、祖碑園區(qū)硬化、綠化等項目。
2022年2月19日石柱村二十二世張利江提供部份線索后,南馬莊村二十一世張濟方與石柱村二十二世張平新、張新輝三人自駕車到山西祁縣泥梁村舊址(現(xiàn)在的北梁村)附近部分村落進行了實地走訪,見到了部分張氏宗親,因他們在文革時期家譜遺失,無法論證輩分關系。北梁村在1956年初整個村搬遷前有居民300余戶,人口1173人其中龐姓占65%李姓占10%,王、張、溫、劉、楊、黨、段、鄭等占25%,1953年國家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根據(jù)計劃要在北梁村一代建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物資儲備庫,為了儲備庫安全根據(jù)實際需要北梁村整體搬到了祁縣:東觀村、南團柏、北團柏、中梁、砲守,太谷區(qū):白城、北洸村搬遷時村中只有幾十戶張氏族人,據(jù)原北梁村龐氏老人回憶東觀村有兩戶張氏族人,分別是:張雙鎖、張海川,有果樹研究所上班的張明厚、后人張傭兵現(xiàn)住太谷縣城,南團柏張丕金現(xiàn)住祁縣東環(huán)路昭馀明珠小區(qū),中梁村張來成后人張建國,西砲村張吉福,因2022年2月20日太谷縣城突發(fā)新冠疫情封城,未能全部走訪完畢,據(jù)當?shù)貜埵献迦苏f:文革時期家譜都燒毀遺失,未能保留下來,待疫情結束后將繼續(xù)去山西祁縣尋根問祖,尋找更多的張氏族人,其他族人去向不詳。
2022年3月29日族人、宗親兩次去寧紡集團碑林和縣圖書館考察張氏家族第八世,翀公巜明翰林院編修、文林郎,息六張公暨配張孺人合葬墓志銘 》、《太史訪》歷史資料。第一次有石柱族人張栓路、張計衛(wèi)、張京虎、張雪華、張永軍、張平新、張永江。2022年5月3日第二次去寧紡集團碑林考察有石柱族人張京虎、張雪華、張建西、張平新、張利江;南馬莊宗親張進江,張濟方、張軍輝、張建峰,東馬莊村張進學和王村族人張軍虎、張建雙、張永剛考察碑文資料,經查張翀公(太史坊)資料,石坊于1966年地震后損毀,給后人留下一聲嘆息遺憾。
2022年3月31日張平新聯(lián)系南馬莊部分宗親與石柱村族人種植2米高柏樹71棵,5米高柏樹10棵,撒金柏球20棵,櫻花樹5棵等花卉對祖碑園區(qū)進行了綠化,并硬化了族碑園區(qū)內廣場游路。
2022年3月31日至4月3日祖碑園區(qū)鋪裝甬路,石柱村族人數(shù)十踴躍參加,大家自備工具,齊動手,平整場地,測平,流水作業(yè)一氣哈成,在我的記憶中這樣團結一致的勞作義工場面以前是沒有看到的。這次參加義工勞作的族人有:張同和、張京虎、張栓路、張振修、張計衛(wèi)、張計珠、張永軍、張春芳、張秋衛(wèi)、張計敏、張虎虎、張國寧、張雪華、張金鎖、張春起、張滿倉、張來剛、張會江、張京義、張拴房、張建西、張志軍、張利江、張現(xiàn)輝、張建峰、張永江、張海彥、張京安、張英波、張利成 、張乾、 張倩偉、 張磊、張琪等,充分展現(xiàn)了家族的團結和凝聚力。
2022年4月4日張平新為了“4月5日”清明節(jié)祭祖氣場圓滿搶建世祖碑亭,打燈加班至深夜,族人義工張計衛(wèi)、張振更、張秋衛(wèi)、張虎虎、張國寧、張京義、張海彥、張英波、張世乾等族人不辭辛苦夜戰(zhàn),圓滿建好始祖碑亭,充分展現(xiàn)了我張氏族人不怕苦、勇于奮斗、團結一致的精神。在始祖碑亭籌建中寧晉縣賈家口凈心念佛堂捐香爐一座,石柱張建建為碑亭塔頂捐五帝錢一套,祈愿張氏家族財丁興旺人才輩出,飛黃騰達,心想事成,五福臨門。
2022年4月5日清明節(jié)石柱村族人與南馬莊宗親舉行了隆重的祭祖、掃墓、祖碑立成慶典。全程影相資料由石柱村張氏族人二十二世張新輝和河渠愛蝶戀婚禮慶典張瑞彬免費提供。二十一世張拴路和二十二世張京虎、張利江提供;供品、蠟燭、香火、祭花等。石柱村張氏族人歡迎南馬莊村宗親回家祭祖掃墓,祖碑立成慶典的條幅格外醒目。祭祖慶典石柱參加人員有十九世族人張同合,二十世:張慶龍、張永輝,二十一世張計珠、張振更、張秋衛(wèi)、張建虎、張建波、張計衛(wèi)、張建西、張金鎖、張虎虎、張春芳、張栓芳、張國寧、張計敏、張現(xiàn)保、張振修、張拴路,二十二世:張京虎、張雪華、張雪剛、張滿倉、張現(xiàn)周、張京義、張志軍、張永軍、張來剛、張平新、張京安、張新輝、張永江、張英波、張建峰、張建建、 張利江、張會江、張旦旦、張永剛、張永峰、張賀強、張進永、張利成、張獻強、張磊、張二苒,二十三世:張漢普、張乾、張琪、張世乾。
參加祖碑立成慶典的南馬莊宗親激昂高漲有數(shù)十人:二十世張京仁、張獻平、張全澤、張文江、張獻兆、張京芳、張進現(xiàn)、張換辰、張拴開、張進江、張拴堂、二十一世:張西彥、張昊、張青山、張軍方、張西寧、張濟方、張政強、張力強、張進起、張西恩、張根強、張立峰、張立彪、張衛(wèi)、張華軍、張志輝、張軍輝、張輝、張政、張京全、張建峰、張永來、張立賢、張立朝、張國報、張國標、張新坡、張猛、張建國、張立輝、張寧飛、張軍祥、張建民、張濟國、二十二世:張永超、張軍超、張英起、張哲、張心起、張軍起、張英強、張東肖、張世偉、張曉衛(wèi)、張永濤、張曉磊、張洋、張立濤、張英超、張英華、張大衛(wèi)、張龍、張龍、張騰飛、張偉、張士濤、張松濤、張欽、二十三世:張聰坡、張學坡、張士偉、張占偉、張學衛(wèi)、張紅松。
祖碑立成慶典、祭祖掃墓,由石柱村二十二世張永軍主持,張平新代表籌建組進行了感謝族人宗親大力支持發(fā)言,族人張京虎與宗親張濟方也進行了慷慨發(fā)言。隨后石柱村十九世張同合和南馬莊村宗親代表為張氏先祖和始祖上供品、上香、獻花,一代接一代祭祖獻花,所有人都懷著一顆虔敬至誠的心祭祖,緬懷祖先的英德,感激祖先的教誨、祭祀祖先,報先輩養(yǎng)育庇佑之恩。
祭祖儀式結束后大家合影留念記錄這次團聚時刻,中午大家歡聚一堂。南馬莊二十世宗親;張獻平給大家講述了石柱與南馬莊的源始歷史、血脈淵源,重申我們張氏后人,應當弘揚祖先美德,積極促進和加深宗族聯(lián)誼,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要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禮誠信,精誠團結,互通有無,族親融合,互幫互助,共謀發(fā)展。
2022年4月21日下午石柱張氏族人張京虎聯(lián)系了解放翰林一支族人,張京安聯(lián)系了王村族人,張栓路聯(lián)系了東馬莊宗親。石柱族人張計衛(wèi)、張虎虎、張永軍、張利江、張永江、張建西、張建輝、張平新、張世乾、在族碑園區(qū)內等候與東馬莊宗親張光彬、張進學、張棟學、張京現(xiàn)、張秋波、張振同、張小文、張恒東、張京章、張軍房、張春坡、張軍永,王村族人張軍虎、張寶軍、張永剛、張建華、張寶貴、解放族人張增海、張金龍、張志華、張志衛(wèi),張新起、等人祭拜了先祖、始祖。并把三個村的家譜進行了核對,核對結束后互留聯(lián)系方式,對張氏族碑園區(qū)的下部建設進行了交流認可。各村代表進行了發(fā)言:族人宗親們都無比激動倍感親切,大家都表示回去后傳達這次團聚氛圍精神,齊心協(xié)力把張氏族碑園區(qū)建的更好!
2022年4月30日下午東馬莊村、南馬莊村、石柱村族人部分代表,在東馬莊村核對了家譜,避開了多版本輩分的猜測,幾十年的猜想得到了統(tǒng)一認可,促進了東馬莊村、南馬莊村、石柱村張氏族人宗親的情感,晚上東馬莊宗親宴請大家期間,族人宗親們紛紛進行了激情發(fā)言:希望多聚、多溝通、要把家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下去,這次團聚也是跨時代的一個里程碑,深深感觸到了咱們都是張氏一家人的氛圍!東馬莊部分代表有十六世張廣彬,十七世張京獻、張小文、十八世張進學、張磊、張增學、張增彬、十九世張京水、張騰肖、張秀民、張克寧、張春波、二十世張軍永、張增民、南馬莊村二十世張進江、二十一世張建國、張濟方、石柱村二十一世張計衛(wèi)、二十二張京虎、張平新、張永江、二十三張世乾。張氏宗族的發(fā)展歷程告訴我們,只有自強不息才能把握命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緊跟時代,只有勤勞勇敢才能有所成就,只有艱苦奮斗才能興旺家族,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工作和生活中牢記祖先的傳統(tǒng)美德,與人為善,積善修德,和睦相處,踏踏實實地做人,為家族增添光彩!
2022年5月16日東馬莊宗親張廣彬、張京水、張小文、張進學、張京章、張二民、張增彬、張棟學、張軍永等到張氏族碑園區(qū)觀看建設進展,并帶來了23000元現(xiàn)金表達了東馬莊村張氏全族的捐款心意及重托。石柱族人張京虎、張計衛(wèi)、張計珠、張建西、張來剛、張平新、張永江、進行了接待、交談溝通了族碑園區(qū)的后續(xù)建設思路。
東馬莊村張進學:族碑園區(qū)建設是整個家族的事、也是每個張氏后人的事,作為族人一員將率先為園區(qū)增磚添瓦,做族碑籌建組的堅強后盾。
2022年5月18日張平新與王村族人張軍虎、張建雙在石柱村進行兩村家族觀念的交流和認可,雖然信仰不同但血脈相連、不忘先祖、多溝通和交流。
2023年1月5日張拴路、張京虎、張平新三人驅車到保定曲陽為先祖與蒲氏定制雕刻了草白玉墓碑,給族人宗親定制了花崗巖捐款明細、張氏族碑園區(qū)簡介碑,香爐、供桌等。
在張氏族碑園區(qū)建設中族人宗親們踴躍參與,石柱族人出義工數(shù)百人次,各村宗親族人也紛紛慷慨解囊、俱竭力相匡,石柱村族人捐資七萬三千三百余元,南馬莊村宗親全族捐資八千六百余元,東馬莊村宗親全族捐資二萬三千余元,王村族人捐資二千二百余元,東周家莊村族人捐資三千余元,解放村孟門翰林一支族人捐資九千六百余元。
2023年2月8日 石柱族人部分代表張計衛(wèi)、張京虎、張平新、張永江與解放翰林一支張志華、張新起、在寧晉縣城進行了兩村族人現(xiàn)狀情況,家族觀念交流,大家一一發(fā)言:家族事多獻計獻策,多溝通 、血脈關系源遠流長。
2023年4月5號國富民殷清明時節(jié)、石柱村張氏家族和東馬莊村、南馬莊村、王村、解放村、東周家莊等族人在族碑園區(qū)舉行了隆重的先族族碑揭幕、祭祖慶典儀式、族碑園區(qū)內張氏彩旗飄揚,慶祝歡迎族人宗親祭祖掃墓的條幅布滿園區(qū),張氏族人都早早到場清掃園區(qū)、鋪設紅地毯、擺放桌椅板凳等,園區(qū)播放著揮公頌的音樂,一派莊重而喜慶的場面,祭祖慶典儀式有石柱村族人張永軍主持,各村代表到場后依次簽到、為先人奉上供品香火等。
上午10點石柱村王氏家族、石柱村另一張氏家族、石柱村村委會、都派部分代表各攜帶玉溪煙二條、泥坑酒二箱到族碑園區(qū),祭拜了張氏先祖墓碑,并對祖碑揭幕慶典表示祝賀、這個場面也充分的體現(xiàn)了張氏族人的厚德與鄰里各族的友好融合。
慶典上午南馬莊村宗親又捐贈祖輩園區(qū)籌建組現(xiàn)金1000元,東馬莊村宗親捐贈祖碑園區(qū)籌建組十八酒坊酒三箱,張進學個人捐贈玉溪煙一條、啤酒一箱。
族碑揭幕慶典開始首先播放揮公頌音樂、鳴禮炮,石柱村張計衛(wèi)、張京虎、東馬莊村張廣彬、南馬莊村張聰坡、王村張軍虎、解放村張新起、東周家莊張國華代表各村為先祖、國用與蒲氏墓碑揭幕,在掌聲、揮公頌的樂曲和禮炮聲中圓滿揭幕。然后以村為單位東馬莊、南馬莊、解放村、王村、東周家莊、石柱村依次為先祖、始祖祭拜上香,祭拜結束后各村代表一一發(fā)言。
東馬莊張增彬:表達了對先人的敬畏崇拜之情,愿家族齊心協(xié)力、萬事榮昌。
南馬莊張國標:分布六個村的族人宗親,跨世紀齊聚族碑園區(qū)不易,本是同根生原始一家人,緬懷先祖、尊老愛幼不忘先祖、孝當先、繼續(xù)傳承優(yōu)良家風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
解放村張新起:本同根生、血脈相連、相親相近、家族多團聚。
王村張軍虎:國泰民安讓族人都以族碑園區(qū)為核心,張氏族人都平安健康、多聯(lián)系,愿張氏家族繁榮昌盛。
東周家莊張國華:張氏族人六個村團結起來本是一家人,盡善行德、孝道當先。
住湖北武漢的游子張記平發(fā)賀電:祝張氏族碑園區(qū)建成慶典成功!
清明雨落春風暖,旁邊梨花披孝衫;暫借天宮一杯酒,玉瓣飄落作紙錢;幕前焚香三跪拜,燃盡哀思一縷煙;銘記百善孝為先,張氏族人代代傳。2023.4.5清明
東馬莊張清波作詩:清明祭;清明時節(jié)到、細雨紛紛揚、華夏全民祭、蒼天淚濕裳、梨樹滿身素、萬冢紙火旺、眾人哭斷腸、樹碑立傳忙、逝祖永不忘、祁縣遷、寧晉落、后人旺、六百余載過、數(shù)千根延長、周石解東南王、二十余世傳、光宗耀祖賞、亂世移新居、沃土育人強。
釋:周石解東南王—(東周家莊 石柱村 解放村 東馬莊 南馬莊 王村)張清波書于2023年4月5日
釋:族碑園區(qū)籌建文稿人員名錄排名未分輩分大小排序
圖像: 張新輝
祖譜翻拍:張世乾
校對: 張建輝 張振修 張丙辰 張利江
供稿: 石柱:張利江 南馬莊:張濟方
審定: 張同和 張計為 張拴路 張虎虎 張京虎 張建虎 張現(xiàn)保
張建西 張明義 張京義 張永軍 張來剛 張京安 張永江
張利成
印制: 張平新
石柱族譜第一、二卷2023年8月30日(中元節(jié))第一次翻拍印刷40套。
內部發(fā)行:族碑園區(qū)籌建捐資二千元者或成本價自費。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