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西財政廳長清翰林學士李祖年撰應鴻公傳
清光緒二十有四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我由翰林院(翰林院:翰林院從唐朝開始設立,初時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晚唐以后,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翰林院學士是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集中了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社會地位優(yōu)越。)散館授利津縣知事(知事:官名。金朝始置,為都元帥府、大宗正府、司農司、大興府等官署之首領官。各署一至二員,品秩正七品至正八品不等。掌付事勾稽、省署文牘,總錄諸案之事。多以識女真、漢字者充任。元朝沿置,設于戶部、禮部、兵部各司、庫,以及肅政廉訪司【原為提刑按察司】、諸路總管府等官署者,為經歷之副職,掌理案牘和管轄吏員。設于散府、上州等官府者,位在提控案牘之上,多由吏員升任。其品秩有正八品、從八品之別。明朝通政使司、都轉運鹽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軍衛(wèi),以及府經歷司經歷下均設,與經歷同掌出納文移。品秩從七品至正九品不等。清朝通政使司設,滿、漢各一人,正七品,滿缺以各部院、將軍、督撫衙門筆帖式升任,漢缺以知縣、詹事府主簿、直隸州州同升任。與經歷同掌出納文移,并督役巡查登聞鼓廳。外省只江西按察使司設一人,正八品,掌收發(fā)文書及勘察刑名等事。例以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等升任。府、廳所設者十七處,正九品,均以刑部漢司獄、宣課司大使、兵馬司吏目等升任。此外,鹽運司亦設,直隸、兩淮、廣東各一人,從八品,例以縣主簿升任。清末改革官制,光緒三十年【1904】設京師內外城巡警總廳,內城五分廳、外城四分廳各設知事一人為主官,正五品,掌廳事。宣統(tǒng)元年【1906】裁分廳,省知事。),城枕黃流,工事險要,下車周視,河干見東關臨河石堤頗為堅固,又有挑水石壩逼水溜走,中泓(泓:形容水深而廣,后詞性發(fā)生改變,指水深而廣的湖或者潭。)有此防御,當可化險為夷,心里深以為善,遂向鄉(xiāng)人詢問,才知道是邑鄉(xiāng)紳綦公應鴻督工及捐資建造的。稱道公性仁厚,急公近義,樂善好施。家業(yè)原本很豐厚,設商肆,因為光緒六年(1880年)邑發(fā)生饑荒,公目睹民眾饑寒情狀,遂拿出自己的布帛賑濟,所以家道由此中落,而且背負了很重的債務。人們以公為長者,不向其索?。▊鶆眨喔守毴顼?。后來因為別的事得見公仁厚之風,更加知道人言之可信。民國四年(1915年),我任山西財政廳長,公的孫子衍麟來山西(山右:山西省舊時別稱。中國古代,坐北朝南?!白凇碧猩?,則太行山右側為山西省。故也將山西稱為山右。)做官,廉明干練,成績卓著,原來是公知道科舉的弊端,于孫衍麟補得博士弟子員后,即遣往日本留學。歸國后,掌教山東高師,中己酉(宣統(tǒng)元年,1909年)科拔貢生,歷官山東單縣、沂水、蓬萊等縣知事,以考績優(yōu)良改任山西陽城、興縣、徐溝、汾陽、大同各縣縣長,家道因此而日漸隆盛,積善余慶有了征兆。公諱應鴻,字逵九,清翰林院待詔附貢生,享年八十二歲,于丙辰年(當指1976年。)三月初六日卒。子煥新以儒學為業(yè),先公卒。曾孫國柱、國立,北京大學畢業(yè),任山東高等法院書記官。玄孫三:長家榮,現(xiàn)肄業(yè)中央軍官學校;次家華,初級中學畢業(yè);三家昌,尚幼。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