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在李宅李氏全族宗親的共同關(guān)心支持和族譜編委會、組委會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唐河縣李宅李氏族譜》今天終于成書了,這實乃我族可喜可賀之佳事。值此、我謹(jǐn)代表《唐河縣李宅李氏族譜》編委會同仁,向關(guān)心、支持和幫助過族譜編修工作的族內(nèi)外全體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我的摯友: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詞協(xié)會會員,退休高級教師曲剛強先生,無私的將他編著的《曲氏族譜》和魏懷習(xí)先生主編的《家譜編修實用大全》兩本書,做為參考書,饋贈于我,并在編輯過程中,給于我全程的幫助和文字上的把關(guān)。更令人難忘的還有江西老家湖茫宗宗親:李虎、李建華、李佑慶;筱塘宗宗親李華林(良緣)、李秉龍、李依群等本族賢達之士,為我族從尋根問祖,到認(rèn)祖歸宗,全過程中為我支系查宗譜,找證據(jù),多方面幫助和關(guān)照,最終使我李氏家族與老家湖茫三宗筱塘世系圓滿對接,幫助我們實現(xiàn)了認(rèn)祖歸宗的夙愿。我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常言說:家國一理,有人方有家,有家方有國。而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古往今來如此。國家編史,意在敘興替、考得失。使后世知古鑒今;家族修譜,從大理說:“以明先人創(chuàng)業(yè)之艱,守業(yè)之難,激勵后人奮發(fā)有為,興家利國”。小而言之:“乃為尋本溯源,理清宗支,不至因年代久遠,宗支繁紊而混淆尊卑長幼。雖經(jīng)世殊時異,后之覽者也將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實乃緬懷先祖,和睦宗親之功用”。以故方志有征,國史取焉;家譜有征,方志取焉。史、志與譜,本出一源,由此看來,修譜意義更加重大。
《唐河縣李宅李氏族譜》現(xiàn)已付梓成書,但書中仍然存在不少遺憾,例如:入譜人員均無生、卒時間記載;遷移貴州沙溪支二世的李廷爵、李廷芳、李廷槐兄弟們,同屬23世湖茫李氏,同于嘉靖朝外遷,與我族始遷祖廷相公有否瓜葛?沒來得及追溯;廷相公的八個兒子中(二世),只有時公、純公兩支系的后人有明確記載,其他先祖的去向及后裔還沒理清;李宅前門(所謂宅外)支脈,“從九世祖廷相起,厥后竟不詳其支派名子",二世,三世,四世,三代失載;葉李莊支脈,從二世起,有五世失載;少白寺鄉(xiāng)、韓莊大隊閻莊村李國堂支系,與前、后龐埂、西坡(棟臣、連華、銘奇)同屬一脈,卻沒有收族入譜;南召縣和固始縣族裔,因長期失聯(lián)而沒有收族入譜;桐寨鋪鄉(xiāng)大李營村李氏,是否從李宅遷出?等問題,有待后人來將這些遺憾和缺失給于彌補,使族譜更加充實完善。再就是家庭成員世系表,難免會出差錯,懇求族人諒解。
為了李宅李氏家族文化的建立,我們撰修族譜、修建祖塋、樹立牌坊等項事宜,都是為了使孝敬祖先,尊長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代代相傳;彰顯我李氏家族的繁榮昌盛。并以此為契機,成立首界“李宅李氏家族理事會”,推薦出理事長,以便于負(fù)責(zé)今后對族譜的續(xù)修和完善,對祖塋、牌坊的維護和管理。
總之,我們編撰族譜、修葺祖塋、建立牌坊事緒繁雜,人力、物力、財力,工程浩瀚。主觀上我們力爭做到真實完美,一戶不漏,一人不少,一字不錯。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歷史原因及時代變遷,墓碑及相關(guān)物體蕩然無存,造成以上諸多問題在短期內(nèi)無法解決。本譜只能盡力而為,到此為止,離我們予想的完美族譜相距甚遠。還有,我們計劃建造的李氏祠堂因資金短缺尚未啟動,敬請先輩陰靈諒解。并殷切希望全族宗親,從今往后,對家中親人的生卒時間,詳細(xì)的記錄在族譜上,給今后續(xù)修族譜提供方便。
我肯切期望吾族有識之士,今后每隔三十年續(xù)修一次族譜,承上啟下,使吾李氏家族文化永世不斷。在將來續(xù)修族譜時,力求完善以上不足。盡管我們在編撰過程中大家費了不少周折,用了不少心思,吃了不少苦頭,但由于筆者水平能力有限而表述不足,不妥之處肯定會存在,敬請諒解、指正。
《唐河縣李宅李氏族譜》主編:翰臣謹(jǐn)撰
2018年春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