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婁公是禹后夏少康的后代周武王復封的杞國第代國君據(jù)史志記載湯放桀夏亡曾遷夏氏于
各地東婁公以時所封周王克商時杞國之夏氏己絕周武王派人到山東找著東婁公便把他封為杞國
的國君因為禹后東婁公是一位勤政愛民有道德的明君他在執(zhí)政期間不但奉行了周朝明德慎罰的
方針廣求保民的辦法鞏固和完善宗法制度抗御處寇的侵略把杞國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繼承和發(fā)
揚鯀禹治水的精神帶領百姓開荒造田疏通河道興修灌溉陂渠抗御自然災害使農業(yè)不斷發(fā)展百姓
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所以杞國人民稱他為圣君由于他治國有方在當時各諸俟國中享有較高的聲眷
經(jīng)常以貴賓的身份參加周王的祭祀大典同唐虞一樣受到周天子的尊敬在周書王會和周頌里都有
詳細的記載這段歷史他作一代明君為后人所崇仰他的卓著政績也歷代相傳為了紀念他的功德杞
縣人于明萬歷五年七五一七年八月在杞縣東門里禹王廟西南角修建了一座婁公廟此廟坐東面西
磚木結構四米見方高十一米共分三層上層懸一匾書有東婁公廟二層也有一匾上書夏肆澤長四字
中央供有東婁公塑象粉面墨須咸嚴壯重每逢春秋兩季杞縣百姓入杞祭典者絡繹不絕我們的祖先
宏德于明初朱洪武二年路經(jīng)杞縣由縣長曹以崇再三挽留重返故鄉(xiāng)杞縣陳子崗定居直到現(xiàn)在真是
木有本水有源歷代相傳遠在虞舜期華夏民族就居住在黃河流域下分幾十個部落也是幾十個姓氏
族當時夏氏部落有史可考群居在登封禹杞縣一帶鯀是部落長那時天下到處都是洪影響著農業(yè)發(fā)
展影響人民生活影響人民生命安全鯀私令百姓治理洪水得到廣大百姓的擁護由于他治水無方?jīng)]
有成功虞舜皇帝又派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可是禹帶領群眾見山開山見河挖河因勢利導很快把
洪水治下去了由于禹在治理洪水時大公無私勤勞愛民三過家門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尊敬和擁護
虞舜皇帝死后大家就推選禹做了皇帝禹在治水時在肥澤之陽固城禹即位后封為肥陽城群眾定居
于此能安居樂業(yè)的從事農業(yè)生產北魏孝昌末年封為陽夏郡管轄五縣雍丘杞縣領夏太康襄邑睢縣
圉城圉鎮(zhèn)濟陽民權漢高祖劉幫曾游宿于此五村老人以肥羊進予漢高祖劉幫封五村為五肥東肥蒼
頭西肥西寨南肥夏寨北肥黃土崗禹治水時曾宿于此后建圣壽寺到了宗朝廣大勞動人民禹王的治
水精神非常敬仰因此就在杞縣東門里黑龍譚北岸修建一座禹王寺廟每年二月來祭典的群眾熱鬧
非常凡是夏氏來祭祖者大家老稱為老山主由此證明我夏氏在杞縣的歷史是悠久的光榮的文明的。
十八世孫 克禮志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