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家譜館館長,錦秋文譜修譜指導(dǎo)專家金濤分享洪姓起源
一、源自共氏 共工氏之后,以部族名為姓唐人林寶所著《元和姓纂》云:“洪,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洪氏?!鼻迦藦堜缎帐蠈ぴ础芬昧謱毜脑挷⒓右园l(fā)揮:“共工氏之后,本姓共,后推本水德之緒,加水于左。”共工又作龔工,是古代神話人物,相傳是炎帝神農(nóng)氏的后裔?!秶Z·周語》賈逵注云:“共工,炎帝之后,姜姓也?!睋?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經(jīng)》:“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襖生炎居,炎居生節(jié)并,節(jié)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彼未_泌《路史·后紀(jì)二》注引《歸藏·啟筮》:“共工人面蛇身朱發(fā)?!薄秶Z·魯語上》載: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也就是霸九州。實際上是說共工氏一度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部落聯(lián)盟的一個首領(lǐng)。這反映了九個氏族住在九個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中認(rèn)為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輝縣。
共工神話最著者,為共工與顓頊之戰(zhàn)。共工一族因不滿于黃帝族對炎帝族的統(tǒng)治,在顓頊和帝嚳時曾先后兩次起而爭帝,此戰(zhàn)實為黃炎戰(zhàn)爭之繼續(xù)。此戰(zhàn)又或傳為共工與高辛(《淮南子·原道》);與神農(nóng)(《雕玉集·壯力》);與祝融(《史記·補(bǔ)三皇本紀(jì)》);與女媧 (《路史·太昊紀(jì)》)之爭。
相傳共工為水神。史稱共工氏旁聚布功,善為言語,曾任水官和主百工之官,勢力強(qiáng)大,欲霸九州,為一暴橫諸侯,迭經(jīng)誅討,屢朝不靖,不絕其嗣?!蹲髠鳌ふ压吣辍?“共工氏以水紀(jì),故為水師而水名。”帝堯即將退位時,大臣灌兜推舉共工繼承帝位,帝堯認(rèn)為不可,而任用他擔(dān)任工師,負(fù)責(zé)治理洪水。共工治水采用土堤擋水而不是疏通河流,洪水漫流不遵其道,依然泛濫成災(zāi)。共工治水不力,洪水四溢,為此承擔(dān)責(zé)任,全族遭到流放?!渡袝に吹洹氛f:“流共工于幽州?!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jì)》更明確說到:“于是舜歸而言于帝(堯),請流共工于幽陵,以變北狄。”“用夏變夷”,這是中國古代經(jīng)常采取的一個政策?!坝闹荨保涞赝诮裉斓倪|寧、河北北部一帶,這里的考古學(xué)文化是紅山文化?!独ǖ刂尽氛f:“故龔城在檀州燕樂縣界,故老傳云舜流共工幽州,居此城?!鼻宄躅櫻孜渥鳌恫缴剿洝窌r,其城仍在,亦曰共城,在密云縣東北 25 公里。炎帝族在其鼎盛時期,也以擅長農(nóng)業(yè)和天文歷法著稱,其文明程度較黃帝族要高。共工氏被流放到北方時,自然也將炎帝族的先進(jìn)文化帶到了北方,無論其與帝堯、帝舜的關(guān)系如何,都確實會起到“以變北狄”的效果。共工在此生息繁衍,并且開始以單字的“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然后,經(jīng)過了若干年代,他們?yōu)榱吮艹?,又分別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來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則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個龍字,成為了龔氏。兩個姓氏盡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內(nèi),十足顯示了他們的不忘本源。這支洪姓的始祖即共工氏,其祖地在今河南省輝縣市。
二、源自姬姓以國為氏 宋朝鄭樵《通志·氏族略》將洪姓列入“以國為氏”之類,認(rèn)為洪姓“本共氏,因避仇,改為洪”。又稱“共氏,亦作 恭,商末諸侯國,今河內(nèi)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孫以國為氏。晉有左行共華,或言共氏共叔段之后也”。據(jù)史書記載,古代有兩個共國,一個在今甘肅涇川縣北,是商末諸侯國,周文王姬昌為擴(kuò)大周族勢力,將其滅掉。一個在今河南輝縣市,是西周時共伯的封國。這里,鄭樵顯然混淆了不同時空的兩個共國地望。
位于河南境內(nèi)的共國,是西周姬姓國,始祖為周文王的子孫(據(jù)《輝縣市志》:衛(wèi)僖侯之子余與和先后受封于此)?!妒辣尽な献迤氛f:“共氏,國名,周有共伯和。”《漢書·古今人表》顏師古注云:“共,國名也?!惫矅牡赜?,在今河南省輝縣市西北一帶,與山西陵川縣、晉城市接壤。共國境內(nèi)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頭山、共山首,俗稱共山頭,即今九峰山,是蘇門山的別阜,為太行山支脈。作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加水旁為洪,亦稱洪水,或曰絳水。共水之濱原為共工氏的活動地區(qū),自古以來文化比較發(fā)達(dá)。共國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和共民有關(guān)。經(jīng)實地堪察,共國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東沿東石河,西臨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輝縣市市區(qū)一帶。
西周后期,厲王暴虐,任用虢公長父和榮夷公進(jìn)行“專利”,橫征暴斂,欺壓百姓。以平民為主體的國人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于公元前841年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武裝暴動。周厲王驚慌失措,狼狽地渡過黃河,逃奔于彘(今山西霍縣)。在這次暴動中,共伯和堅定地站在國人一面,被國人推舉為首領(lǐng),由他掌管政權(quán),“攝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前828),周厲王死于彘,太子靜繼立,是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權(quán),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當(dāng)自己的小國之君。被譽(yù)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廢之不怒,逍遙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書紀(jì)年》沈約注),傳為千古佳話。
公元前722年,鄭國發(fā)生內(nèi)亂,鄭 莊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表明當(dāng)時共仍然是一個獨(dú)立的諸侯國。共與衛(wèi)國相鄰,約于公元前660年,被衛(wèi)國兼并?!蹲髠鳌らh公二年》云:“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預(yù)注:“共及滕,衛(wèi)別邑?!贝藭r,共城已經(jīng)變成衛(wèi)國一個邊邑。《漢書·地理志補(bǔ)注》說:“蓋其地逼近衛(wèi)都,故先為國而后并于衛(wèi)也。”
共國滅亡后,支庶子孫以國名為氏,形成共氏,后因避仇,又改為洪姓。這支洪姓的始祖為周文王。
三、外族基因的融入
1、源于外族改姓。中國歷史上,由于婚姻、仕宦、避禍、避諱等改姓他姓者屢見不鮮。唐宋兩朝,好幾支洪姓是由外族改姓?!缎帐峡悸浴酚涊d:“豫章(今江西南昌)宏氏,避唐明皇(玄宗)諱改為洪?!薄对托兆搿贩Q:“毗陵(今江蘇武進(jìn))監(jiān)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諱改姓洪氏,生子興,起居舍人;生經(jīng)綸,諫議大夫?!彼翁嬖诮⑺纬?,追尊其父趙弘殷為宣祖皇帝。弘姓為了避諱,改姓洪。《宋史·孝義傳·洪文撫傳》:“洪文撫,南唐建昌(今屬江西)人,本姓犯宣祖偏諱改焉?!薄端问贰ず閿M傳》:洪擬,鎮(zhèn)江丹陽(今屬江蘇),“本姓弘。其先有名璆者,嘗為中書令,避南唐諱改今姓,復(fù)避宣祖廟諱,遂因之”。又有翁姓改姓洪姓。據(jù)《六桂叢刊》載: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 世祖翁何隨父翁軒入閩,定居莆田福興里竹嘯莊,傳至39代翁乾度(898~951),官拜閩國補(bǔ)闕郎中。翁乾度生有六子,于宋初三次科舉先后中進(jìn)士,即“三科六進(jìn)士”,并躋身仕途。翁乾度將六子依次改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姓(分姓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避國亂說,有皇帝分姓說等)。當(dāng)朝六兄弟齊榮,顯赫一時,被譽(yù)為“六桂聯(lián)輝(芳)”。此外,朝鮮族、滿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也有洪姓。
南北朝時期,北魏獻(xiàn)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當(dāng)時北方的宏(弘)氏為避其字諱,多改為諧音漢字“洪”氏。據(jù)史籍《百家姓考略》記載,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蘇常州)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諱,多改為諧音字“洪”氏。據(jù)史籍《姓源韻譜》記載,五代時期有劉弘昌、劉弘果二族,為避宋太祖趙匡胤之父宋宣祖趙弘殷的字諱,而改諧音字“洪”氏。
2、源于蒙古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洪鄂羅特氏,亦稱璜郭羅特氏、黃烏羅特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nèi)蒙古克什克騰旗)。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a。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洪氏、黃氏。蒙古族烏蘭氏,世居呼倫貝爾(今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盟)、黑龍江流域。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漢義“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洪氏、紅氏。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稱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囊伊烏喇之伊藍(lán)蜚兒塔哈村(今黑龍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洪氏。
3、源于回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刈搴槭希窃?、明兩朝時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為隨漢俗,借用發(fā)音相近的漢字漢化原名為姓氏。據(jù)文獻(xiàn)《臨清洪氏宗譜》記載,回族洪氏始祖是元朝大臣“贍思丁”,其后裔洪巴丹是回族洪氏的先祖。古西域人(今烏茲別克斯坦)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賽義德·舍姆斯丁·歐麥爾,),在成吉思汗西征時率千騎迎降,后隨大汗西征,立有大功。隨返中原后就任元廷財政官員,后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是贍思丁的后裔,曾有回族大阿訇之教職,其后代子孫以其教職的諧音漢字“洪”為漢姓,世代相傳至今。洪巴丹是贍思丁的第幾世孫,還有待進(jìn)一步詳細(xì)考證,其在山東臨清的生息繁衍之所,就稱作洪官營(現(xiàn)歸河北省臨西縣老官寨管轄)很著名。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稱“洪家寺”,系山東臨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銀所建,有記刻古碑為證。該寺已被列為全國十大清真寺之一,列第七位,規(guī)模和建筑十分壯觀。
4、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jù)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記載:滿族宏義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霍域部,以部為姓,世居洪揚(yáng)子溝(今寧夏賀蘭山汝箕溝),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漢姓為洪氏、鴻氏。滿族洪鄂氏,亦稱洪峨氏,以地為氏,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dá)(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等地,后多冠漢姓為洪氏、鄂氏、關(guān)氏。
滿族洪袞氏,亦稱洪果氏,源出唐朝時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國時期稱女真黃幗部,以部為姓,漢義“槐”,世居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布列亞河流域)、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fā)河口、拉發(fā)河流域、雙陽縣境)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漢姓為洪氏、淮氏。
滿族洪佳氏,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融入鮮卑民族,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長白山區(qū),后多冠漢姓為洪氏、宏氏、關(guān)氏。滿族洪羅氏,亦稱洪駱氏、候勒氏、霍羅氏、洪克羅氏,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漢姓為何氏、石氏。滿族洪達(dá)哩氏,世居嘉拉庫(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一稱在遼寧撫順東南部),所冠漢姓待考。
滿族洪鄂春氏,亦稱洪厄春氏、洪鄂綽氏,,世居伊漢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羅斯西伯利亞尼布楚)、雅蘭(今俄羅斯雅蘭河流域)、綏分(今中俄交界綏分河上游地區(qū))、輝發(fā)(今吉林柳河、輝發(fā)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后多冠漢姓為洪氏、關(guān)氏。滿族洪果奇氏,世居長白山區(qū),所冠漢姓待考。
5、源于高麗族,屬于漢姓夷化為氏。清朝時期,朝鮮族人有洪氏,主源出四個支派:
唐朝時期,文化使節(jié)洪肋悅至高句麗定居,從第十二代孫開始分為十三派,是為朝鮮南陽洪氏。
公元九世紀(jì)末,王氏朝鮮高麗國太祖王建(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羅國王弓裔衰敗之機(jī),有唐人洪奎輔佐打江山,因功賜海豐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鮮的開國功臣,海豐府后因此稱洪州,是為韓國本道洪州洪氏。
王氏高麗朝鮮高宗王皞(王昊)執(zhí)政時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洪志慶出使高麗,留任國學(xué)直學(xué),后居于平山繁衍,是為朝鮮黃海北道平山洪氏。
高麗的侍仲中有一洪蘭,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鮮,出任侍仲(禮部尚書),后居富溪繁衍,是為吉林富溪洪氏。明、清時期,有高麗洪氏被編入三衛(wèi)、滿洲八旗,將該姓氏又帶回中國,成為今朝鮮族洪氏的主源。
今壯族、土家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yùn)動中,流改為漢姓洪氏,世代相傳至今。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jī)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