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幾日,好友旬邑鄉(xiāng)黨,咸陽市人大財政經(jīng)濟委員會主任萬民仁兄,送來了他主編的《旬邑龍子頭萬氏家譜》文稿,委托我為其作序。筆者深感責任重大,也實在難以推群,就只好用愚拙之筆,寫上一些文字,以表示對該《家譜》印刷出版的祝賀之情。
萬民先生喜書畫,樂收藏,愛文學,重學術(shù),常有各類文學作品與學術(shù)論文見諸于各級報刊。他出生的故土旬邑縣龍子頭村,隸屬于旬邑縣的底廟鎮(zhèn)。此地系旬邑縣西北部的一個古鎮(zhèn),東接甘肅省正寧縣的永和鎮(zhèn),南隔支黨河至湫坡頭鎮(zhèn),西連彬州市永樂鎮(zhèn),北靠甘肅省正寧縣的宮河鎮(zhèn),全鎮(zhèn)總面積約80平方公里。在此地,萬氏家族以廣住數(shù)村人之多而則屬旺族。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重視家教,重視家風。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中國南宋著名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曾講過:“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也。史以記實事,譜以序昭穆。
昭穆能明,則家派無得混哉。若不修譜,恐后分遷,如侄不識叔,兄不知弟,往往相會,遇若途人。故珍珍斯譜,以永其傳”。
我們中華民族這個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偉大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家的根系源流,慣于尋根問祖,飲水思源,從不忘記血脈傳承,不忘祖宗先人。而家譜剛好起著承載倫理規(guī)范,塑造人格精神,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說,家譜流淌著我們中國人的血脈。
家譜,在民間又稱族譜、宗譜等。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古人有日:“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在我們這古老的華夏之國度里,家譜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素來與國史、方志并稱為中國三大歷史文獻。
家譜的重要意義還在于文化傳承。所以說,尊重家譜也就是尊重祖先的表現(xiàn)。若沒有家譜,尋根問祖就猶緣木求魚,追根湖源就猶無本之木。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承載著祖宗的靈魂。
家譜不僅是尋根問祖的重要依據(jù),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一部家譜,就是一本教科書,它對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子孫后代的影響,將會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堆佚堊宇^萬氏家譜》的內(nèi)容是比較全面的,《家譜》的十七章內(nèi)容包括了尋根、大家族簡述、家訓、家族大事記、墓地墳苼、家族史料、悼詞與悼文、紀念文稿、村院古跡和傳說、民俗風情、藝文著述、典型人物等,都無不充滿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此家譜,連續(xù)著旬邑龍子頭萬氏宗族的血脈,也更是傳承著他們祖上的諸多遺訓和希望。筆者堅信,通過這個家譜,使萬氏人一代又一代接續(xù),去慎終追遠,去綿延家風,去與時俱進,去為國家、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而努力地奉獻。
萬民先生作為旬邑縣底廟鎮(zhèn)龍子頭萬氏家族的優(yōu)秀人物代表之一,傾其心血,不辭勞苦編修此 《家譜》,確實是為自己家族做了一件大好事和實事,可謂功德無量。他的這一無私舉動,不僅為萬氏家族人增添了光彩,而且也給正在編修家譜和還未編修家譜的人們,做出了一個好的榜樣。
是為序。
2019年5月4日寫于帝都咸陽渭濱苑
【作者簡介 】
趙新貴,旬邑縣太村鎮(zhèn)兩坪趙家村人,中共覺員。知名作家,國家高級檢察官,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shù)家協(xié)會副主席,《檢察文學》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出版長篇小說有《三水謠》《雙坪堡紀事》《太村鎮(zhèn)》《秦地記》,散文集有《生活散記》《高原散筆》《馬家堡,那幾間士屋》《多采集》等及詩集、報告文學集三十多部和十卷本《趙新貴文集》。主編各類大型圖書二百多部。
錦秋文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錦秋修家譜
掃一掃關(guān)注
掃一掃,手機訪問
掃一掃,關(guān)注我們